创新工业互联网发展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保障。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顺应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还能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


       我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网络大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利于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化解综合成本上升、产业向外转移的挑战。另一方面,制造业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场景和沃土,有利于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高端化发展,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工业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全面互联,实现制造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制造强国建设的网络基础、数据基础和要素基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系统优化生产制造过程的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生产制造过程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汇聚海量工业数据,为推动各类新技术应用、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工业互联网实现企业乃至更大范围的全要素连接和数据采集,打通制造业经营管理系统与生产执行系统,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生产制造环节的跨工序协同能力,有效降低时间、能源、物质的损耗,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工业互联网通过生产经营要素的互联,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优化传统的对固定供应商严重依赖的“链条式”供应链模式,实现实时、更加丰富的上游供应链储备和灵活优化调整,提高供应链及时响应、成本精细管控、科学管理决策的水平。


       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有效推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模式,在不增加产品成本、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一对一”满足客户需求,优化供给方式、结构和质量。


       三、开创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新局面


       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迭代、试错、演进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合作、共同探索、开拓创新,以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一是提升平台对企业的赋能价值。持续增强技术支撑特别是数据采集、设备联通、场景应用的相关能力,寻求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与客户定制服务之间平衡,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难度,确保设备、数据和网络安全,从卖平台、卖软件向卖服务、卖支撑转变。


       二是加大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从设备、单元、产线、车间、工厂多维度推动数字技术与工业场景和工业应用需求深度融合,在细分行业引导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梯次推进改造,打造一批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制定细分领域转型标准和指南。


    三是加强工业数据采集、汇聚、分析与应用。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类分级顶层规划,制定分类分级相关标准和管理规范,推动工业数据采集简单化,汇聚集中化,分析专业化,应用多元化。加快数据资产登记确权体系建设,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作者: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  王宝友

 

来源:中国电子报
     

首页 > 成果展示 > 前沿观点

前沿观点

发布时间:2024-03-15